中国渐渐失去的“年味”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
2019-11-28   发表于 汉川头条   阅读 1.4万   回复 6
又是一年快要过去了,年底了大家也又要准备抢票回家过年了,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“过年”似乎变得不一样了,再也没有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,变得失去了“年味”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    一方面是经济方面的原因。以前物质极度匮乏,人们普遍缺衣少食,惟有过年时,才能吃好的,穿漂亮衣服,所以,对“年”极度重视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物质极大丰富了,人们手头宽裕了,再也不会为吃饭穿衣犯愁了,现在几乎天天都是过年,特别是小孩子似乎对年的盼望不是那么迫切了。
    二来是交通的原因以前过年团圆难得,现在交通发达反倒不在意
    以前,也不乏在外求学、工作的家人,可是因为交通不发达,平时不舍得花路费,基本上没有极特殊的情况是不回家的。 
    但是那时候春节过年,是必须要团圆的。家人们在外漂泊一年,这是回家最好的契机。那时候其实票很难买,火车也很难坐,路途也很遥远,但更显出大家对回家过年的珍惜和深厚感情。 
    后来交通越来越发达,私家车多了起来,高铁飞机也发展起来了,无论多远,无论什么时候,只要想回家就很容易。 
    但是正因为现在交通方便了,回家容易了,反而不在意了,过年也不再是回家团圆的必须时刻了。
    三是环境保护的需要。限制了一些传统的被人们认为很有年味的习俗。比如,现在很多地方规定不让放鞭炮,不让放烟花等等,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年味。
    四是因为娱乐项目不再单一,以前过年为了看春晚,现在网络发达能看的太多了
    那时候,没有手机,没有电脑,没有网络,我们的娱乐活动基本局限在放学后的游戏,比如跳大绳,打陀螺,拍画片,或者弹琉璃球等。 
    最好的娱乐活动就是:看电视。那时候还多是黑白电视,平时父母管得紧还不让看呢。 
    等到除夕那晚,一家人兴致勃勃的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,小品、相声、杂技,简直是最开心的事情。 
    当然那个时候,每到过年,还有露天电影,或者村头大戏,或者扭秧歌表演,总是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 
    后来通讯发达了,尤其是有了网络和电脑以后,大家能从各种渠道获得资讯或者看到娱乐节目了。 
    有人说现在的春晚不如以前,其实并不是春晚不好看了,而是现在人的选择多了,平时看的也多了,春晚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。
    五是春节假期太短,人们没有足够时间“忙年”,也冲淡了年味。春节期间,人们要购买年货,要杀鸡宰羊,过酥菜,打扫卫生,写春联,贴春联,走亲访友等等,可是春节假期只有7天,根本不够用,建议放假时间从除夕到正月十六,这样既方便了人们过年,人们还可以趁机放松、旅游,刺激假日旅游经济增长,两全其美,何乐不为?
    第六,我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,切以前盼着过年的孩童已经长大了也要为自己的“小家”而努力了。有了落差感,自然使得春节没有了仪式感。所以春节,过年给不了你内心小时候的那种冲击感。小时候盼过年,有好吃的,有新衣服,还能放鞭炮。当这一切已经成为日常,春节也就失去了它特殊的意义,变得不再那么意义非凡。
  • 回复6
用手机APP,阅读发表更方便
请先后再发布回复
我的回复
浪人888 最后回复于 2019-12-01

粉丝 1

2019-11-28

粉丝 4

2019-11-28

粉丝 0

2019-11-29

粉丝 27

2019-11-29

粉丝 0

2019-11-30
:既然都各自结婚了,建议你还是不要再找了,给别人一个平静的生活吧
2019-12-01
正在努力加载...

赞过的人

举报

请点击举报理由